随着北京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系列助老、惠老政策和举措正陆续出台。6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北京正全面推行养老服务合同网签工作,并将于6月底上线运行北京养老服务网、北京养老服务小程序和北京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据介绍,合同网签业务的落地将为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提供更多便利,同时,北京养老服务网也将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监管,为养老服务上一层“保险”。
预付养老服务费不超过月付4倍
(相关资料图)
据北京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10月,北京市民政局会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修订下发了《北京市养老服务合同(养老机构版)》(示范文本),并从2023年3月10日开始在北京全市范围内推行养老服务合同网签版。“这一举措是全国首创。”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网签合同要求养老机构逐项填报收费项目,并限定收取预付资金的上限,要求不得超过月养老服务费用标准的4倍。这一限定不仅让老年人和家属掌握了机构收费的内容及标准,也让行业主管部门掌握到预付资金收费情况以及防范收取大额预付资金的风险。同时,网签合同还要求租赁场地的养老机构明确填写租期并上传租赁协议,避免出现因租期短于合同服务期而导致老年人利益受损。
民政局最新数据披露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签订网签合同6800余份。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一福”)副院长李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福目前在院老人500多人,前期受疫情影响养老机构封闭管理,很多合同到期的老人无法及时续签合同,业务工作受到一定影响。“目前推出的合同网签业务,我们觉得非常好,特别是在当下数字化时代,更便捷的业务办理方式、更灵活的特殊情况处理、更严格的监督管理体制、更完善的服务保障模式是发展趋势,也是进步的体现。”
北京养老服务网6月底上线
“以往合同需要现场签字,赶上人在异地,或者疫情等特殊情况,合同或者当事人常常要周转或快递多地,签署效力低、办理业务周期长。”在李强看来,合同网签有效解决了老人及其监护人无法到现场办理业务引发的业务滞后问题。同时,合同网签也能更好实现监督管理职能。通过福利平台网签合同,区级、市级可以随时实现对养老机构入住人员合同监管,有效减少各类合同隐患纠纷。
此外,合同网签还进一步规范了合同管理。“电子化合同能更好实现合同的长期保存。解决了以往老人或者监护人因保存不善造成合同丢失损毁问题,一码在手通过智能设备随时可以查看使用。对于合同查询、调阅等也带来很大便利。”李强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底,北京养老服务网、北京养老服务小程序和北京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完成开发上线。新平台上线后,可对养老机构进行服务质量监测和服务监管。养老服务机构对照检查任务进行自查,系统将根据自查开展情况、整改落实情况等给出机构的“健康度”预警值。
“养老服务机构在系统备案的相关信息都可实现挂网,让老人可以‘一网通查’。”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站上线后,老年人可在平台根据价格、区域等因素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养老机构。“并且这些机构一定是在北京市民政局备案过的正规机构。”
在监管平台建设之外,多项监管文件也已在酝酿之中。据北京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北京正研究制定《北京市养老服务单用途预付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第2部分:养老机构》标准。上述文件研制出台后,将为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监管提供更多依据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