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入侵级别为4级,一般入侵类外来物种。可食。鲜食、晒干菜、腌咸菜、做罐头、速冻菜皆可。
花中一缕风,叶阔满园青。
屋后房前地,贫瘠皆可形。
(资料图)
**名称:**苦苣菜
**拉丁名:**Sonchus oleraceus
**分类地位:**菊科Asteraceae苦苣菜属Sonchus
别名:
滇苦荬菜、滇苦菜、苦菜、苦卖菜、苦滇菜、苦苣、扎库日、苦马菜、滇苦菜。
异名:
Sonchus ciliatus.
识别特征:
1、茎直立,高可达1.5米,有纵条棱或条纹,全部茎枝光滑无毛,或上部花序分枝及花序梗被头状具柄的腺毛。
2、基生叶羽状深裂,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或大头羽状深裂,或倒披针形,或基生叶不裂,椭圆形、椭圆状戟形、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或圆形,全部基生叶基部渐狭成长或短翼柄,中下部茎叶羽状深裂或大头状羽状深裂,全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基部急狭成翼柄,柄基圆耳状抱茎,裂片宽三角形、戟状宽三角形、卵状心形,侧生裂片椭圆形,常下弯,下部茎叶或接花序分枝下方的叶与中下部茎叶同型并等样分裂或不分裂而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半抱茎,全部叶或裂片边缘及抱茎小耳边缘有大小不等的急尖锯齿或大锯齿,两面光滑毛。
3、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紧密的伞房花序或总状花序或单生茎枝顶端。总苞宽钟状,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总苞片外面无毛或外层或中内层上部沿中脉有少数头状具柄的腺毛。舌状小花黄色。
4、瘦果长椭圆状倒卵形,一边常较另一边弯曲,横切面窄椭圆形,长约3mm,宽红1mm,表面浅红褐色至浅黄色,偶有红褐色,未成熟种子浅黄色,中央纵棱1条较明显,两侧各2条较不明显,且间隔甚窄,棱上和棱间有横沟或横皱,但不如长裂苦苣菜明显,边缘宽,有明显细锯齿状小刺,顶端衣领状环不明显,花柱残留物短,冠毛柔长,白色易脱落,果脐椭圆形,凹陷。
**国内产地:**中国南北各地。入侵级别为4级,一般入侵类外来物种。威海遍布。
**国外分布:**原产欧洲,现基本遍布全球。
**生境:**海拔3200米以下的山坡或山谷林缘、林下或平地田间、空旷处或近水处。
物候期:花果期5-12月。
**采集贮藏:**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阑尾炎,乳腺炎,口腔炎,咽炎,扁桃体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痈疮肿毒,中耳炎。
用法用量:
内服:0.5~1两。
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捣汁滴耳。
食用价值:
鲜食:将幼苗或嫩茎叶洗净,焯去苦味,凉拌、蘸酱、炒食或做馅。
晒干菜:将鲜菜去杂,洗净,焯后晒干或烘干贮藏。食用前热水泡开,炒食或炖肉。
腌咸菜:将鲜菜洗净,沥干水,缸内拌入佐料,封贮,几日后即可食用。
做罐头:鲜菜去杂、洗净、整形,放入相关配料中煮沸,清水浸泡漂洗去苦味。鲜菜分级、整形、装罐,加入配好的汤汁,高温灭菌,冷却,贮藏。
文章来源:物种科普
编辑:Tommy